您好,欢迎访问系统微生物工程研究组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喜讯】研究组魏晓迪、刘丽娟等撰写的工程亚砜合酶用于微生物高效生产麦角硫因:机制、策略和前景的综述文章在Food Chemistry发表

发布日期:2025-10-16  来源:   点击量:

麦角硫因(ERG)作为一种稀有的天然含硫氨基酸衍生物,凭借其卓越的抗氧化性能与多样化的生物活性,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行业中备受青睐。随着大众对健康功效认知的不断深入,ERG的市场需求正迅速攀升。在多种生产方法中,微生物发酵因其高产率、低成本以及易于控制等优势,逐渐成为合成ERG的主流策略。其中,亚砜合成酶——一种非血红素铁酶,扮演了关键角色:它催化半胱氨酸与组氨酸衍生物之间形成C-S键,这一步不仅是整个反应的限速步骤,也直接决定了ERG的最终产量与经济可行性。

本文全面回顾了亚砜合成酶在分子机制、结构特征与底物选择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重点分析了多种工程化策略——包括增强酶的表达水平、提高催化活性以及发掘新型酶变体——在提升催化效率与ERG产量方面的潜力。此外,文章也对亚砜合成酶及相关工程策略在ERG生物合成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所提出的见解与方法不仅推动了ERG的高效生产,也为深入理解硫生物催化机制、开发更多高附加值含硫化合物提供了通用路径,有望在合成生物学与代谢工程领域产生广泛的学术与产业影响。

undefined

上述工作得到了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岛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及山东省泰山学者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5.146618

联系我们

邮编:266101

电话:+86-0532-58568203

邮箱:zhanghb(AT)qibebt.ac.cn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189号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鲁ICP备12003199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更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