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系统微生物工程研究组
近日,本研究团队成功开发了一种原位合成增塑细菌纤维素薄膜的新方法,为可持续包装材料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细菌纤维素(BC)因其可生物降解性和环保特性备受关注,但其干燥后缺乏延展性和高脆性的缺点限制了广泛应用。本研究采用环氧大豆油(ESO)、蓖麻油(CTO)、柠檬酸三丁酯(TBC)和反式乌头酸三丁酯(TBA)四种生物基增塑剂,通过本研究团队先前发表的凝胶辅助生物合成技术结合原位喷雾生物增塑工艺,使增塑剂均匀地渗....
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电磁辐射污染问题日益严峻,高性能电磁干扰(EMI)屏蔽材料的研发迫在眉睫。传统的多层结构EMI屏蔽材料制备方法,如静电纺丝、真空过滤和层压技术等,存在界面结合弱、功能物质易脱落等问题,难以满足材料在机械性能和功能协调性上的需求。在此背景下,研究团队创新地采用生物合成方法,利用细菌纤维素(BC)制备多层结构的 EMI屏蔽材料。该材料通过原位发酵,将银纳米线(AgNWs)、碳纳米管(CNT)和....
微生物制造作为绿色生产的革新路径,正在为破解能源与环境危机提供关键解决方案。然而,其产业化应用仍存在各种挑战——复杂的生产工艺、割裂的技术环节以及高昂的成本制约着微生物制造的大规模推广。研究发现,提出利用系统微生物技术的理念和方法,开发针对特定产品的定制技术,从整体上系统性地解决微生物制造过程中的瓶颈从而实现最佳的经济和环境效益,这些技术理念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塑由微生物制造驱动的可持续循环生....
邮编:266101
电话:+86-0532-58568203
邮箱:zhanghb(AT)qibebt.ac.cn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189号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鲁ICP备12003199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更好体验